当前位置:主页 > 商业资讯 >

北京养老服务网及其小程序上线满月,老年人亟需“搭把手”

发布时间: 2023-07-28 14:26:11 来源:腾讯网

北京日报客户端 | 记者 王琪鹏 实习生 周俊丞

7月28日,北京养老服务网及其小程序上线“满月”。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,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网依旧比较陌生,有的老人因为不会用、没用过甚至没听说过,导致“养老门户”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民政部门提醒,养老服务网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,老年人的子女也要用起来,帮助老人获得可靠的养老服务。

操作复杂难倒老年人

“虽然方便,但操作起来还是感觉麻烦,最好怎么简单怎么来。”在市民政局近日举行的一场征求意见座谈会上,社区老人田凤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。她的发言,代表了许多老年人对北京养老服务网的看法。

北京养老服务网收录了500多家备案养老机构,1400多家养老服务驿站以及近1500家养老助餐点,可谓实现了全市养老服务资源的“全覆盖”。然而,这样一个全新的平台,对于刚刚突破“信息壁垒”,正要跨过“信息鸿沟”的老年人来说,却还需要慢慢适应。

以养老助餐功能为例,点击相关页面,无需登录就可以查询到全市养老助餐点的信息。而如果订餐,就需要注册、登录,并绑定养老助残卡进行身份认证。原来,部分养老助餐点对老年人有优惠,绑定养老助残卡后,订餐时可以享受优惠价。但对于老年人而言,这些操作就显得十分复杂,需要有人帮忙才行。

老年人更依赖微信下单

北京养老服务网上线以来,网页端和小程序端日均访问量为3万次左右。和全市老年人口相比,这个数字并不算多。

东城区幸福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站长孙酉珈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:老客户与养老驿站之间有固定的沟通渠道,他们几乎不会通过养老服务网来订餐;通过养老服务网订餐的,则大都是从来没有和驿站打过交道的新客户。

“养老服务和年轻人网络购物不一样,需要很强的联系。”孙酉珈介绍,为了方便老人,养老驿站建立了微信群,驿站的老客户一般是通过微信群订餐。如果来了新客户,驿站工作人员也会建议他们进群,从而建立长期联系。而老人一旦进群,就很少使用养老服务网了。

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,是因为这种长期联系能给老年人带来更多便利。以养老助餐为例,有的老人会一次性订一个星期、一个月的餐。这种个性化服务,是养老服务网无法满足的。而进了群,“需要什么服务就是一句话的事儿。”

老年人对养老服务有误解

“养老服务网页面设计简洁,功能很全,其实非常实用。”孙酉珈表示,关注北京养老服务网的老人都是对养老服务有“刚需”的群体。但她也表示,许多老年人对这个平台还知之甚少。

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,“夕阳再晨”志愿者、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研究生吕守晔认为,北京养老服务网刚刚“满月”,而老年人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。此外,相当部分老年人受一些负面新闻的影响,对养老服务的认知存在偏差。

吕守晔说,老年人其实并没有靠谱的养老服务信息渠道。“许多老人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来了解一个护工或一个养老机构,这样的效率非常低。其实老人自家附近就有养老机构或养老驿站,但他们却不知道。”

吕守晔认为,北京养老服务网其实是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更靠谱的选择。“我们在介绍时会特别说明,这是北京市民政局推出的官方平台。”他表示,北京养老服务网最大的优势就在于“可靠”,不会出现老人担心的“坐地起价”等问题,从而节省了老年人在选择服务方面的精力。

老年人亟需“搭把手”

吕守晔表示,许多老年人有被骗经历,对智能手机存在“畏惧”心理,不敢尝试新事物。如果没有人指导,完全靠老年人自己摸索,养老服务网的作用可能会大打折扣。

他说,对于年轻人而言,养老服务网的操作其实非常简单流畅,但既然是给老年人使用,就必须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。他建议,老年人大都能使用微信,而且很少有人用电脑,所以教学的重点应该是以小程序为主。

“老年人缺乏陪伴,需要有人告诉他们怎么用,帮助他们打开这个窗口。”志愿者李玉娇认为,老年人因为年龄原因,接受新事物方面存在障碍。这个时候,就需要有人帮助他们搭建桥梁,跨过“鸿沟”。

民政部门呼吁,北京养老服务网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。广大年轻人,尤其是老年人的子女也要用起来,帮助老年人获得可靠的养老服务。

7月25日,北京市民政局局长徐志军在“市民对话一把手”直播访谈中表示,老年人家属是使用北京养老服务网的重要群体。“目前,网站和小程序还处于试运行阶段,相关功能还在持续更新完善中,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,我们将及时进行调整完善。”

标签:

为您推荐